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碳中和要有针对性补短板

   2021-05-11 人民资讯3000
核心提示: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更好应对,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一场波澜壮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潮正在形成。近日,在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立大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就碳中和最终如何实现、企业应采取什么行动等进行讨论。
       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更好应对,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一场波澜壮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潮正在形成。近日,在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立大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就碳中和最终如何实现、企业应采取什么行动等进行讨论。


       目前,全球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覆盖了全球6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经济规模的70%以上。在我国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研究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的具体行动方案,合理确定主要领域、重点行业的达峰目标,组织实施若干行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由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其意义不亚于三次工业革命。先前,煤油气的发现和利用极大提高了人类生产水平,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但是工业革命200多年以来,人类取得决大进步的同时,也逐步认识到化石能源过度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前非化石能源的空前进步,正在促进新一轮能源革命,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这是必要也是必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杜祥琬说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的进步,会催生新的科技、新的能源、新的工业、新的交通、新的建筑和新的投资。

       贾康表示,从投融资视角看,据粗略估计,未来40年中国绿色投资需求总规模不会低于140万亿元,其形成机制迫切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框架下的创新,在迎接挑战中创造和把握机遇,降低成本,收窄所谓“绿色溢价”形成的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在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走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

       中国的碳中和最终如何实现呢?杜祥琬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容易,我国处在双碳目标下的关键历史节点,如果转型不利的话,会导致落后和低效的投资。我国目前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经济发展方式对高碳能源依赖有惯性,对高碳的路径依赖很厉害,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补短板,把着力点首先放在减排上,同时也要注意增大碳汇、碳吸收、碳利用,弥补碳边际效应。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理事长王广宇则表示,政策、技术和市场三者合力才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需要在政策方面指引,积极修订法规制度,引导社会投资,突破核心技术。从企业来讲,能够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方面贡献一些力量。“我国出口贸易多为碳密集型外向型企业,碳关税会为此类企业带来新挑战,迫切需要企业实施绿色低碳转型,降低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碳排放。解决碳的问题核心要有技术突破,不管是在能源、工业制造领域,还是发电、交通领域所面对的碳排放,只有关键技术创新,才能使碳总量真正降下去。”

       王广宇强调,企业的角色特别重要,企业家精神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每一次技术突破后面都有企业关注零碳和碳达峰、碳中和,更多的企业家投入资源到零碳产业,组合新的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和技术,引导更多的资本投向改变未来的技术,借助新的商业模式降低自己的碳排放,推动节能减排,推动消费者行动,实现国际合作。

       当前,“碳中和”已成为中国企业言必提及的关键词。国电投、宝武钢铁、大唐、华电均表示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将时间线提前到了2023年或者2025年,三峡集团与宝钢则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设置在2040年与2050年。金融企业也紧跟其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纷纷宣布将承销首批“碳中和债”,中国银行则支持几家国有电力公司成功完成国内首批碳中和债券的发行。

       此外,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小奇表示,产学研各界也需要加大努力和协作,推进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耦合发展等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商业应用,例如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运、碳捕集、碳封存、二氧化碳重复利用等,通过产业链协同、政府与企业协同,共同努力,来实现碳中和目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节能大使
    加关注0
  • 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CES.CN)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215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