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显示:城镇化有助于中国实现碳中和

   2022-02-24 参考消息11730
核心提示: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2月22日报道,事实证明,中国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移民对中国的碳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城镇化甚至可以在实现气候中和方面发挥作用。

研究显示:城镇化有助于中国实现碳中和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2月22日报道,事实证明,中国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移民对中国的碳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城镇化甚至可以在实现气候中和方面发挥作用。


报道称,这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大量卫星数据得出的结论。


报道指出,城镇化是全球大部分地区出现的快速发展趋势。但没有哪个地方出现了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过去30年里,中国有超过2.9亿人移居到城市。


据报道,城镇化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趋势。人们认为,随着可以封存碳的森林被砍伐,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储存在森林中的碳会被释放出来,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增加。


然而报道指出,在利用卫星观测技术绘制自然资源地图的遥感技术的帮助下,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驳斥了这种假设。相反,他们的研究表明,中国过去20年的城镇化导致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增加,而且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农村地区,也出现在最近发展起来的城市中。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


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哥本哈根大学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博士研究生张晓鑫说:“尽管这段时间的前半段的碳损失要归咎于城市的发展,但绿色政策倡议弥补了这种损失,并带来了一种总体平衡的效果。事实上,我们发现,气候账户上还略有盈余。”


据报道,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地区出现了相当于2000万吨的初始植被地上碳损失。然而,在2002年至2019年间,城镇化区域的植被地上碳储量总量却增加了3000万吨。中国总的地上碳储量每年增加2.9亿吨。


报道称,中国的植树造林战略在最近几十年里栽种了数十亿棵树,在这个国家的碳平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新种植的森林并不能解释一切。


哥本哈根大学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博士后研究员童晓伟说:“随着人们进入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留下了大片土地。这缓解了自然植被受到的压力,让新植被能够吸收碳。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为在农村地区种植新树提供了更多空间。”


据报道,过去几十年,城市中的树木覆盖率也有所增加。中国政府的生态文明政策确保了一定比例的城市公园、树木、绿色屋顶、垂直花园等。


哥本哈根大学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教授拉斯穆斯·芬肖尔特说:“中国可能有许多需要被批评的地方,但它在把绿色空间纳入城市规划方面非常先进。近年来城市地区碳汇的增加很可能是积极的城市绿化政策的结果。这弥补了城市开发过程中树木和植物被砍伐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他还说:“这甚至表明,如果城市发展过程中保证有足够的绿色,城镇化可以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助理教授马丁·布兰特说:“有一种说法认为,不断推进的城镇化只会毁掉大量植被,用混凝土和柏油路取代草木。我们证明了中国的情况并非如此。”


报道指出,如果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研究人员指出,光植树是不够的。


芬肖尔特说:“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和时间是有限的。到了某个时候,一片成熟的森林将完全停止捕获碳。因此,如果中国希望实现气候中和,仅仅多种树是不够的。因此,对他们来说,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排放至关重要。尽管如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观察到了可以称之为绿色转型的做法。”


布兰特说:“总而言之,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如果条件合适,就可以扩大城市规模,同时增加碳捕获。这可能会对希望改善气候足迹和整体环境条件的低收入国家起到启发作用。”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消息
    加关注13
  • 《参考消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创刊于1931年,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推荐图文
推荐九洲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21568号-1